English

杨西光与真理标准大讨论

1998-05-24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
陶铠文

1978年4月的一天,光明日报《哲学》专刊第77期大样,由理论部送到刚到报社担任总编辑的杨西光手中。这期哲学大样的上辟栏载有胡福明撰写的《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》的文章。读完这篇文章,他立即要我把此文的责任编辑王强华找来。他对王强华说,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很重要,在《哲学》专刊上发,引不起注意,可惜了,把它撤下来,放在一版发表。他说,文章要进一步修改,要针对理论和实践关系问题上的一些混乱思想,作比较充分的论证,使文章更有指导意义;要进一步触及影响拨乱反正、冲破禁区的一些现实问题,提到思想路线上来批评、阐述。

这篇文章从《哲学》大样上撤下来后,杨西光和理论部的同志即着手修改。4月10日左右,杨西光得知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孙长江同志也在写相同主题的文章。恰好这时胡福明来京参加会议。4月13晚,杨西光约请孙长江、胡福明、马沛文和王强华四位同志,共同讨论了修改意见。最后他综合大家的想法,提出了如下意见:

1、宗旨是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,完整地、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,解放思想,批评“两个凡是”,冲破禁区;

2、从各方面充分论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,一切正确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,又反过来指导实践,阐述理论指导实践,实践检验理论的辩证关系;

3、要充分论证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,马克思主义的导师都曾经用实践来修正自己的观点;

4、更加有力地批判林彪、“四人帮”的反动理论,鲜明地批判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宗教信条的愚昧思想,批判“圣经上载了的才是对的”的教条主义倾向;

5、真正高举马列主义、毛泽东思想的旗帜。而且马克思主义要永葆青春,使理论更具有活力和指导作用。

在孙长江修改稿件期间,杨西光又到党校与吴江交换意见。吴江认为,文章写得有勇气,理论逻辑上差些,要理好,并加以提高。此后,孙长江以4月20日的稿子为基础,改写出一稿,经吴江修改,于4月27日定稿,送胡耀邦审阅。杨西光和吴江商定,为扩大影响,先在中央党校的《理论动态》发表,第二天即5月11日再由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见报。这个安排得到了胡耀邦的批准。

由此可见。这篇文章的修改实际是由杨西光与吴江共同主持完成的。现在有一种说法,说光明日报当时不敢发表这篇文章,所以才拿到《理论动态》上发表的。这个说法于事实有悖,在逻辑上也是讲不通的。

当时,杨西光考虑,这篇文章只是光明日报一家发表,不会形成气候,需要其他新闻单位的支持和呼应。他当时曾和新华社、人民日报的主要负责同志商量,文章发表后,由新华社发通稿,人民日报转载,而要这样做,需要上面有人审阅这篇文章,当时若将此文按正常程序送主管宣传工作的负责人审,是不会同意光明日报发表的,更不会由新华社发通稿、人民日报转载。而当时中央党校《理论动态》的每期文章,都要经主管中央党校工作的胡耀邦审阅。所以,先在《理论动态》发表,此文由胡耀邦审定就是很自然的了,也避开了光明日报越过宣传部门的领导而直接送胡耀邦审定的嫌疑。

文章发表后,反响强烈,不少读者投书报社,欣喜之情溢于言表。但也出现了不同声音和不同的意见。当时主管宣传工作的领导同志也对这篇文章大加挞伐,这就使杨西光同志在思想上、政治上承受了巨大压力。面对压力,他是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的。他说,“文革”那么大的险滩都闯过来了,还怕什么呢?他确信,这篇文章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,在政治上是没有问题的,反映了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,没有错。

杨西光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九年了,他为真理而斗争的勇敢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